返回首页

建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10-13 20:59   点击: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建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

您好,建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立项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进行项目的立项申报,并按照有关规定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材料。

2. 建设设计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验收。

3. 施工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并及时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4. 竣工验收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进行竣工验收,并按照有关规定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和相关材料。

5. 运维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成的工程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及时进行必要的修缮和更新改造。

6. 环保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环境破坏。

二、企业合规的思路和方法?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本质上是管理体系的一种,但核心是合规。企业管理体系,有多种。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其一般规律。管理体系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发生的活动,指基于一定目标下,企业的(战略)计划、预算编制、执行和业绩评价等行为综合。

合规管理体系的重点明显应当是“合规”,且应融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否则容易产生“合规”与“业务”两张皮的“普遍”现象。如何融入业务管理体系,成为合规管理发挥价值的出发点,也是合规管理体系的难点。它要求不仅要熟悉合规相关理论和操作,还要认识业务相关运转和特点。

合规管理体系要有效落地,最终离不开人的推动和执行。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同时,对于合规管理组织中的相关人员,如公司最高层管理者、首席合规官、合规团队及业务总监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合规职责。除了强调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以外,更重要的是强调他们对合规管理均负有相关责任。

合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变化,还有人们商业道德价值观的变迁,使得企业行为产生不合规的风险。一套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不能简单地应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而是要适当走在法律法规的前面,即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才不至于被动。

二、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组成

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地预防、应对合规风险,形成合规文化。建立和实施合规管理的过程,即是得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符合合规管理体系目标的过程。

个人认为,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首先,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要识别合规风险,前提是找到合规义务。合规义务是合规管理中的“尺子”。有尺子,才能找到偏差。合规义务来源于四方面:一是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二是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三是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四是企业与其他主体签订的协议承诺。

其次,合规管理行为。合规管理行为指将合规管理付诸时间的一切相关行为。它先是包括实施合规管理行为的组织架构,这是人的基础。然后是与合规管理有关的制度与流程,这是制度的基础。再是那些合规管理行为运行机制,最后是合规管理相关的反馈与改进行为。

最后,合规文化塑造。合规文化可保障合规管理持续、长久实施,合规文化也可降低合规管理体系运行成本。同时,合规文化又是企业合规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合规文化塑造也应成为合规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识别与评估合规风险

企业首先要系统地识别合规义务及其影响,制定合规义务清单,并在本企业内发布。合规义务清单,分别列明具有强制性的合规要求,如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发布的制度、条例或指导方针,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条约、公约等以及企业的合规承诺,如与主管部门和客户签订的协议,自愿性原则或行为守则等。

开展权责事项清理,形成权责清单。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制度和授权制度,清理和确定各类公众职责,识别对应的权力,形成权责清单。可基于业务流程来展开,也可以基于岗位职责来展开。

最后,根据权责清单,查找合规风险点,并启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确定合规风险等级,形成风险排序,据此再拟定风险应对计划。

四、开展恰当的合规管理行为

1. 搭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可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是最高负责机构,可在董事会中设合规委员会,制定合规管理的目标、方针和政策,统领公司合规管理工作。

第二层是协调机构,在合规委员会之下设合规管理协调工作小组,协调法律、审计、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保证企业内部资源协同。

第三层是日常工作机构,即合规管理部。企业可任命董事会成员之一担任合规管理部的负责人,即首席合规官,由他全面负责合规管理工作。

2. 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合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合规行为准则、制度规范、合规专项管理办法、合规管理流程、合规管理表单。合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处罚以书面形式记载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合规职责,是企业施行合规管理的驱动力。

合规管理制度要制定得有效,而不流于形式,关键要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但鉴于任何风险管理制度其实都很难彻底消除风险,因此合规管理制度的意义是将企业合规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而不是盲目地制定过于严苛的管控标准,这样容易使得员工对合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

3. 运行合规管理实施机制。要把合规管理落地,就必须把政策制度上的规定变为可执行的流程,把纸面上的流程变为业务中的操作流程。合规管理实施机制包括培训、考核、举报和调查等。

培训是让员工了解和熟悉政策、制度及流程。培训的内容应与员工角色和职责所涉及的合规风险及任务相符合。没有考核的管理,是产生不了结果的管理。合规考核的内容可以包括按时完成合规培训,严格执行合规政策,有无任何违反合规的行为,支持合规部门的工作,及时汇报违规行为等。

举报和调查,是合规这种管理体系较为独特的要求。举报程序安排,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鼓励违规员工悬崖勒马,保护举报员工安全等为原则。合规调查,要注意本身的合法问题,调查者最好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内部规定,以及之前发生的相似案例。

4. 进行合规处理和改进。员工违规行为一旦证实,企业必须立即处理。处理员工违规行为的方式反应了企业是否严肃对待合规,是验证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是否落地的最佳方式。

出现不合规行为时应当及时处理,更应该查明违规行为的根源,对于合规管理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改进、重新设计,这样才可持续改进。如果类似违规行为多次发生,说明合规管控没有起到效果。只有及时和正确的反馈,才能将合规管理行为形成闭环。

五、塑造有力的合规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由企业管理层倡导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且遵守的企业的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理念等。相比于其他的管理手段,有合规文化的企业更具有持续的成长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合规,已成为众多跨国企业普遍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合规管理要持续开展,包括启动和推行合规管理,塑造合规文化都是一本万利的事。合规文化包括全员合规、合规可创造价值、合规需要高层认可和推动等内容。

要发展合规文化,企业高层和合规管理部门,要在企业的各个层面推行一套公开发布的共同行为准则,并始终如一地进行。

首先,要有明确的价值观,要从根本上认同合规,相信合规的价值。第二,管理层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合规制度,行动前后一致。第三,持续地示范、指导、培训。管理层自上而下地进行讲解、传播、推广合规的价值理念。第四,持续就合规问题进行企业内、外部沟通,确保合规价值观在所有员工中得到传达,让员工了解企业合规底线。最后,建立合规表现与绩效挂钩机制。良好的合规管理行为将得到激励,不称职的管理行为将受到惩罚。

三、企业风险管控措施?

1. 企业风险管控措施是必需的,因为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状况、声誉和员工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2. 企业风险管控措施的内容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控制措施设计、实施监控和风险应急预案等方面。

3.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控的第一步,企业应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筛选,确保将所有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风险都考虑在内。

4. 风险分析要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和测量,将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5.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风险优先考虑,并制定相应的管控计划。

6. 控制措施设计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分担、风险缓释等方面。

7. 实施监控是对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

8. 风险应急预案是在风险发生时对应急措施和处理流程进行预先规划和设计,以减轻风险事件所带来的损失,并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得到及时恢复。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需要全面、系统和持续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并避免或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四、保险公司内控合规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第一,营造内控制度建设环境。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保险公司虽然是内控制度建设的主体,不过仅仅依靠保险公司的自身努力远远不够,一定程度的监管压力对于推动保险公司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营造保险公司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的氛围导向,引导保险公司合理处理内部控制以及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纠正保险公司单纯追求业务发展的轻响。

其次要健全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关注其内控制度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从制度层面避免出现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出现。再次是要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保险公司要强化公司内部的考评,将内部控制内控上升到控制保险业风险的高度。

第二,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内控文化可以说是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保险公司应当借助于培育内控文化,来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内部氛围,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各项具体目标的实现,这一方面是内控制度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完善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题中之意。

首先,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内部培训,从而培养公司员工的内控价值观。这是因为价值观决定员工的行为,通过内部培训可以指导、约束以及激励员工行为。在提高保险公司员工专业技能的过程当中,需要格外强调培养他们的内控意识,从而确保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严格贯彻内控制度的要求,真正认可内控价值观。其次是要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保险公司应当整合已有的规章制度,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不断更新修改,使内控制度更加具有操作性,同时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通过健全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执行力度,提高他们执行内控制度的责任感以及自觉性,树立规范经营的意识,最终营造出健康的内控文化。再次是要培养团队精神。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作为内控制度的设计者,另一方面也要作为内控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执行者,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便于及时反馈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团队协作发挥内控文化的作用。

第三,完善内部制衡制度。保险公司要暴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的作用.确保监督工作的客观性以及公平性。

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要强化内控监督部门的力量,为内控监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并且要招募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人员。保险公司应当努力构建财务、业务、人事以及稽核等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互相制约机制,确保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各司其职,保证公司依法经营,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对于那些违反保险公司内控规范的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需要完善内控制度执行的考核指标。

首先是要健全中长期的绩效考核制度,如果只强调短期绩效,忽视中长期的绩效考核制度,无法有效纠正保险分支公司的短期行为取向。其次是要在下达指标的过程当中,考虑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简单地年年加码,避免基层的保险公司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出现人为调整保费以及利润数据的问题,从而导致拖赔以及惜赔等行为的出现。再次是要构建合理地考核指标,激发保险公司创新精神,确保保险业务结构健康,从而维持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作为保险公司自律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保险公司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同时受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保险监管以及市场风险各因素影响。

这就要求多管齐下,一方面营造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监管环境,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要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发挥内控制度对公司发展的保障作用。

五、合规例会有哪些内容?

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合规咨询、合规审查、合规检查、合规监测、法律法规追踪、合规报告、反洗钱、投诉举报处理、监管配合、信息隔离墙(监视清单与限制清单)、合规文化建设、合规信息系统建设、合规考核、合规问责等。

国际金融组织对合规的定义:

1、合规(COMPLIANCE):使公司经营活动与法律、管治及内部规则保持一致(瑞士银行家协会)

2、与目标连用,具体指必须致力于遵守企业主体所适用的法律法规(COSO)

3、“代表管理层独立监督核心流程和相关政策和流程,确保银行在形式和精神上遵守行业特定法律法规,维护银行声誉”(荷兰银行)

六、黄山市市场主体合规建设指引?

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建立信用合规制度及培育机制,健全完善信用违规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处置等机制,将守信理念、信用合规要求嵌入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该《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体信用合规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评价细则、内控管理机制、风险响应机制、失信行为清单,指导市场主体解决“建什么”“怎么建”“怎么防”“怎么控”“怎么干”等问题。

七、上市公司合规有哪些方面?

一、

1、公司主体是否合规

2、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否健全与规范

3、公司是否合法合规经营

4、公司财务的合规性

二、上市前的合规--主体合规

1、经营状况

2、股权问题

3、股本

三、经营状况

①、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国家资格

②、生产经营:既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又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③、业务变化:在报告期内主体经营范围不能更换

④、人员变化:近3年懂事和高管是否发生变化

四、股权问题

①、股权是否清晰

②、是否存在代持

五、股本

①、是否存在出资不实:钱没有到位;出资的资产价值低于;出资资产未及时办理入户

②、出资程序是否有瑕疵:没有验资报告;没有评估报告;出了验资报告,但是验资报告不能用。

八、企业主体信息异常怎么处理?

如果企业主体信息异常,处理的具体流程可能因不同地区和相关法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处理步骤:

1. 确认异常情况:首先,需要仔细检查企业主体的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注册信息、公司章程等,确认异常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2. 与相关部门或机构沟通:联系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局、银行等机构,向他们报告并说明异常情况。查询其认为有异常的具体原因和可能影响的方面。

3. 纠正错误信息:根据具体的异常情况,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或文件来纠正错误的信息。这可能包括更新营业执照、修改注册信息或公司章程、提交补充文件等,以更新和修正企业主体信息。

4. 完善合规措施:对于企业主体信息异常,建议及时审查和完善企业的合规措施,确保企业的相关信息和记录与实际操作相符,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企业主体信息异常最好寻求专业意见,咨询相关部门或法律机构,以确保操作正确合规。具体的处理步骤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相关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按照当地的规定和建议进行处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