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质量管理体系中一二三类文件是什么意思?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10-14 08:38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质量管理体系中一二三类文件是什么意思?

一类文件,也称为一级文件,即《质量手册》,《质量手册》依据《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它包含了标准的全部要求,规定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其要求的文件,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质量管理。

二类文件,也称为二级文件,即《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提到的企业必须制定的程序文件或管理文件,例如《文件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等。

三类文件,也称为三级文件,即生产或工作的具体指导文件,例如生产车间的《作业指导书》,售后部门的《售后流程卡》等。

区别:

一类文件,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要,内容《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差不多。做这事,谁负责,应该看哪个文件;

二类文件,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运作的流程,这件事找谁,去哪,什么时间做;

三类文件,指导具体的工作,内容很详细的,这事具体怎么做。

二、政治书上:生产资料,是什么意思?

生产资料

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又称生产手段。)

其中劳动资料: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

劳动对象:政治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有在资本家的支配下,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为生产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公有财产,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生产资料不再表现为生产资本,而成为生产基金的物质形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