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GPS测绘收费?

来源:www.jobdf.com  时间:2023-08-08 05:19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GPS测绘收费?

应该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的费用要计算在内。另外,要看地形地貌,如果坡度大,山谷深,植被密,建筑物密集,则测量难度大,最多可以要到30000元至40000元每平方公里,如果测量难度小,可以20000元。 别忘了,现在什么都涨了。测量人员的吃住行的成本都高了不少。

二、测绘用gps价格?

各地都有卖的。测绘用的也有多种类型:一般很少买一台,因为不方便用。最少也要买1+1的,也就是一台做基站,别一台做流动站。同时也可以做静态测量。

进口的属天宝、莱卡最牛,大约十几万元一台,平圴。国产的南方公司的最老牌,大约三、四万元一台。平圴。

三、测绘Gps仪用途?

测绘仪主要有以下用途:

建筑工程测量:用于测量和绘制各种建筑工程图纸,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物的结构图等。

土地测绘:用于测量和绘制土地的地形图、地籍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地质勘探:用于测量和绘制地质勘探图,包括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等。

交通工程测量:用于测量和绘制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图纸,包括线路规划图、桥位图等。

工程竣工测量:用于测量和绘制各种工程的竣工图纸,包括建筑物的竣工图、道路的竣工图等。

矿山测量:用于测量和绘制矿山的地形图、矿井图和矿山开采计划图等。

环境测绘:用于测量和绘制各种自然环境的图纸,包括测量山体、水体、植被等。

海洋测量:用于测量和绘制海洋的地形图、海床地形图和海底电缆路由图等。

GPS 测绘仪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船舶 GPS 可以测量水深吗?

人们如果想深入了解海洋、在海上开展科学实验,开发或保护海洋资源,都需要获得一个最基础的海洋信息——水深。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800米,其中最深处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深度大约11000米。

那么,这11000米水深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有人问,用激光可以吗?陆地上我们就常用激光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抱歉,答案还是

因为包括激光在内的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非常快,传播几百米就没能量了,所以肯定无法用于11000米深海域探测。

又有人问,用“尺子”怎么样?我把绳子绑上重物放入水中,等重物沉到底后,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获得水深。

绳子(测深垂线)测量(图/中科院声学所)

再次抱歉,这个方法看似直观,实则……效率又低,测量结果误差又大,而且只有特殊制作的绳子才能身负重物沉到11000米水深还不断裂,反正也是

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呢?

这个测量海洋深度的问题,当然早就有人思考过,并确实有几种方法是可行的,不然咱们怎么知道的大海有多深呢~

一种方法是布放深度计(或压力计)到海底进行测量。

不过这种方法布放回收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水深结果是根据压力和海水特性反演出来的,结果会有一定误差。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空间分辨能力非常高,但探测效率(单位时间所探测的面积)非常低。

深度计测量(图/中科院声学所)

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重力影响下不同深度的海平面高度不同这一特性,利用卫星遥感测量海平面高度进而反演水深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探测效率非常高,但是探测结果的空间分辨能力较低,无法得到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卫星遥感测量(图/中科院声学所)

第三种,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声学方法。

因为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远小于电磁波,频率越低衰减越小,所以通过合理选择频率,可实现11000米深海域探测。

一开始,科学家们使用的是单波束测深仪,它安装在船底,工作时向船的正下方发射一束声波信号,声波到达海底反射回来再由单波束测深仪接收。结合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发射到接收所用传播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海底深度。

单波束测深仪可以快速有效地测量海洋深度,但一次测量只能获得一个位置的水深结果,效率还是比较低。

单波束测深(图/中科院声学所)

为了进一步提高11000米海域的声学探测效率,满足不断提高的科研需求,科学家们搞出了一个叫“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东西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图/中科院声学所)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也是安装于船体,工作频率一般为12kHz,从外观上看是两条阵,第一条是发射阵,沿着船体龙骨方向安装,它发出的声波信号会形成一个“发射扇面”,“照射”到垂直船体龙骨方向的海底条带的各个位置。在“发射扇面”上,波束沿着龙骨方向张开的角度较小,为0.5至2度,当波束角度为1度时,发射阵的长度约为8米。

第二条是接收阵,垂直于船体龙骨的方向安装,用于接收从海底反射和散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利用声学信号处理方法,接收阵可以只接收来自特定方向的声波信号,形成定向的“接收扇面”。在“接收扇面”上,角度为1至2度的多个窄波束垂直龙骨方向回收,当波束角度为2度时,接收阵的阵长约为4米。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示意图(图/中科院声学所)

“接收扇面”与“发射扇面”相交方向“照射”到的海底就是被测区域,根据声波信号传播回来的方向与往返时间,可以计算出被测区域的水深和距离船体的水平位置。

船下方的浅色区域即被测区域(图/中科院声学所)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接收阵可以同时接收成百上千个特定方向上的回波,也就是说,一次测量就可以获得成百上千个位置的水深。

因此,全海深多波束测深是目前既高效又准确的11000米海域(包括深海海域)水深测量方法,其空间分辨能力显著高于卫星遥感测量方法。

通常情况下,船一边向前航行,一边测量水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测量结果拼接起来,就能够得到一片区域的水深图,也就是海底地形图。

而在实际测量中,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必须面临的难题是波束稳定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时间里海洋不会风平浪静。

不光海面上波涛翻滚,有时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也不平静

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米/秒,探测11000米海域时,全海深多波束一次测量过程(从开始发射声波到接收完最远端返回的声波)需要几十秒,在这段时间里船的姿态始终随着风浪变化,此时声波的发射方向和回波接收方向可能都不再是预设的方向,得到的水深结果就会存在误差,拼接起来的水深图可能会发生扭曲。

风浪导致船体姿态变化,测深的波束难以稳定(图/中科院声学所)

这时候就要放大招了!

通过预测船体的姿态,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无论船的姿态如何变化,最终发射和接收的声波都能稳定在预定的方向上,获得更加均匀的探测结果。

为了使声波条带尽可能与船航行方向垂直,发射时采用向不同方向分别发射多个声波扇面拼成整个声波条带的策略,此时各个扇面“照射”海底区域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船行方向。

波束稳定效果(图/中科院声学所)

此外,为更好地实现11000米海域水深探测,全海深多波束测量还采取多种消除误差和偏差的措施,包括选择合理的发射信号,进行姿态、位置、声速偏差修正以及多普勒效应修正等。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实现波束实时稳定(图/中科院声学所)
多种测深手段的比较(图/中科院声学所)

在实现11000米深海域高效准确探测的同时,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还具备最浅在20米深海域进行探测的能力,并利用声波探测海底地貌与水中目标,为深海海域探测提供更丰富的探测信息。

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绘制的海底地形图(图/中科院声学所)

而且近期,以中科院声学所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经过十年的艰苦研制与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并且已安装于科学考察船开展了6000多公里测线应用示范,使我国成为继挪威、德国和丹麦之后第四个研制出现代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国家!

良器在手,深海地图我有(图/中科院声学所)

作者: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王舒文 刘晓东

出品:科普中国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是中国科普博览团队在做的科普中国子项目,欢迎投稿(原创科普),邮箱yddzptj@cnic.cn,稿费多,平台广,速来~

五、GPS测量和常规测绘方法比较它的优点是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GPS测量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极强的稳定性和极高的保密性能,革新了传统的土地测绘技术,推动着土地测绘事业的飞速发展。

GPS定位的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是GPS的全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定位卫星测量距离,这样便构成了全球定位系统,在实现定位功能时,以卫星与接收机间的距离为基础,当接收机接收到卫星返回的信息后,可以使用载波相位测量实际距离,结合相应的计算方法,求出信号传递到接收机所需的时间,并确定用户的三维坐标。

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

GPS属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定位与导航服务。在土地测绘工作中,它遵循三角定位原则,在接收无线电信号之后,它可以根据信号的传递时间,计算无线电信号的距离。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具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如:数字水准仪、精密测距仪等,这些地面测量仪器的应用,代表着我国工程测量,步入了数字现代化的发展的阶段。由于GPS具有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所以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绘工作中,应用的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GPS测量技术在测量地籍控制中的作用

传统的测量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导线测量法,另一种是三角测量法,在使用导线测量法进行地籍控制工作时,对导线的角度存在较高的标准,当测量位置处地势条件复杂、通视效果不佳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导线的长度进行调整。

而借助GPS测量技术开展土地测绘工作时,不需要通视,这样便可以突破地形的限制,无论在任何地势环境中,都可以顺利完成测绘工作,同时保证测绘结果的精确度。

除此之外,GPS技术的结构是网状的,具有分布广泛、使用方式灵活、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PTK技术的发展,也为地籍测绘工作提供了便利,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甚至可以不用架设控制点,便可以实时监测相应的数据,实现动态测量。

综上所述,GPS测量技术有利于土地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土地测绘工作中使用GPS技术,可以为土地测绘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测绘成本的同时,使测量得到的数据结果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

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相对定位精度为50km以内,相对定位精度达到1×10- 6~2×10- 6,100km至500km 的相对定位精确度可以达到10-7,1000km以上的相对定位精确度可达到10-9。在300m至1500m的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均平面误差小于1mm。

GPS系统在高层建筑的基准传递过程中,其绝对位置平面精度优于+5mm,高程精度优于+8mm。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GPS测量技术在测量方面的高精度的特点。

七、测绘gps电瓶要多大?

这个要看你是接在什么位置了,如果接在单只电瓶上对电池是有影响的,这样这只电池会过度用电,电量和其它的不均衡时间长一点,这只电池坏的快,一只坏了,意味着电瓶就要一起换 接GPS要看是多大伏数的,12V的话建议接在转换器那里,这样就OK了

八、gps测绘点干嘛的?

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坐标。GPS是卫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一种。是美国研制出来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它把卫星作为空间的已知控制点(它的位置是可知的),然后在待测点上安置卫星信号接收机,同时接收空中不同位置卫星发出的信号,从而测量出测站点到卫星的距离,然后通过后方距离交会的原理计算出测站点坐标和高程。具体计算方法略。

九、GPS测绘仪器哪家好?

用小雷达仪器好,gps定位准确又好用,磁场检测感应,还有wifi扫描,提醒您喝水,运动,吃药,午睡等等,这何止是一个定位的软件,和生活相关的都可以帮得到你。

小雷达官方网站免费版可以在好友的同意下时刻守护好友的安全,可以实时定位。可以查看历史的移动轨迹,遇见危险时还可以一键紧急求助,还有温馨的提示功能,想要做的事情只需提前设置好,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提醒小秘书就会准时提醒您需要做的事情,让您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天坚持一点点,让自己更加的自律。

十、gps测量技术?

一、GPS—RTK使用原理:

GPS—RTK使用原理是利用位于基准站上的GPS接收机观测的卫星数据,通过数据通信链实时发送出去,而位于附近的移动站GPS接收机在对卫星观测的同时,也接收来自基准站的电台信号,通过对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实时处理,给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并估其精度。

二、GPS—RTK测量方法

(一).静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工作中是固定不变的,静态定位一般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定位,多台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行测量同步观测。

1.架设仪器,开机等待连接卫星

2.根据要求选择观测时段,确定两端有已知点搭接后,开始进行测量。

3.通过测量软件进行计算

(二).动态定位: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工作中是变化的,根据周围的点显著运动的方法测定GPS信号机的瞬时位置。

1.设置基站,确保线路正确

2.踩点,同坐标进行匹配

3.同坐标进行匹配,建立坐标系,开始测量

以上就是GPS-RTK的使用原理和测量方法啦,如果你对GPS—RTK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东英时代。如果你不能熟练操作GPS-RTK,建议来成都东英时代培训进行实战学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