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事前风险管理包括?

121 2023-11-10 17:45 admin

一、事前风险管理包括?

第一,及早识别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识别出本地区、本部门所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的基础上,领导干部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的、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识别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就是估计发生某类、某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不同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等都不一样。因此,要分类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识别工作。

第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是指如果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

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应急管理制度,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风险评估制度。为此,应尽快研究制定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做好不同种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评估工作。不同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一样。有的影响范围大,有的影响范围小;有的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有的人员伤亡少、经济损失小。这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当地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有关。

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要综合考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济社会的易损性和当地应对能力三个方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划定风险等级,如风险很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四个等级。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后的风险等级情况,确定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对于风险很高的突发公共事件,要重点应对、先行应对。

二、风险管理事前预控包括?

风险管理中“事前预控”过程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级分类、风险预控。

它是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从源头治理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风险预控就是让企业的一线员工通过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企业持久安全现状,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事前风险指标包括?

风险管理用到的指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事前的(ex ante),一种是事后的(ex post)。

VaR是一个典型的事前指标,而Sharpe比率是一个典型的事后指标,而波动率、跟踪误差、Beta等指标既可以计算事前也可以计算事后,代表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一般地,事后指标通常用来评价一个组合在历史上的表现和风险情况;而事前指标则通常用来衡量和预测目前组合在将来的表现和风险情况。

四、事前控制包括内容?

一、事前控制的任务

企业应做的具体工作包括:

1.建立并维持一个机构来控制信用风险。

2.确立提供信用的原则。

3.制定信用政策。例如,对客户制定普通的信用条款,限定客户的总的信用额度。

4.建立专门的信用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从而决定是否提供信用。在进行信用销售之前,要通过对客户的初步筛选,排除掉交易价值不大和风险明显较大的客户,选择有潜力客户和风险不确定客户进行资信调查。

调查时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渠道,以确保客户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有关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和维护,应有统一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这些规定和制度要明确到具体业务流程中去,并有考核和激励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对客户信息管理要实现计算机化,即建立客户数据库,并配备信用管理软件或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做好客户的信用调查。由于应收账款大都是企业在赊销商品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企业在做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之前,首先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主要是对客户的财务报表以及客户以往的业务信用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具体方法在其他章节中已作详细介绍。

5.仔细审核销售合同。签约时要对销售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逐一审查核对,合同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日后产生信用问题的凭证。合同是解决应收账款追收的根本依据。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市场部经理审核确认才可以盖章。在销售合同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

(1)明确交易条件,如品名、规格、数量、交货期限、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运输情况、验收标准等;

(2)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3)确定合同期限;

(4)签订时间和经办人签名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公司印章(避免个人行为的私章、单一签字或其他代用章);

(5)电话订货,最好有传真件作为凭证。

二、事中控制的内容

事中控制应该做的具体工作是:

1.执行信用政策。

2.信用周期的执行管理,包括开出发票、收款以及监督和控制过程。

3.发货查询,货款跟踪。每次发货前客服部必须与销售合同保持核对;公司在销售货物后,就应该启动监控程序,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收账策略,在货款形成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同时注意维持跟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4.持续不断地监督债务人,关注是否有违反信用政策或者其他不良目的的行为发生。

5.监督顾客的信用情况,并相应地调整顾客的信用限额。一旦客户的信用状况发生变化,企业就应该相应地调整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款。例如,如果预计客户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应该调低客户的信用限额;相反,如果预计客户的信用评级提高,企业对客户提出的更高信用额的要求,应该给予肯定、及时的答复,这有助于保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

6.选择合适的信用条件和结算方式。科学、合理的信用条件和结算方式,是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资金效益的重要前提。

7.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企业在进行充分的客户信用调查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恰当的赊销政策,给予客户相应的现金折扣和赊销期限。

8.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信用状况等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对信用好、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客户,企业可以选择风险性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建立双方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企业扩大销售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盈利差、信誉不高或一些比较生疏的新客户,企业应选择风险小,有约束力的结算方式,这样企业才能有效避免损失。

9.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的销售情况和客户的信用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就尤为重要。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产品赊销审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对采购、销售、付款、收款以及理财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关键环节点进行控制。规定每个环节的负责人,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并且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方法,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加强控制,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10.回款记录,账龄分析。财务要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每隔一个月或一季度必须同顾客核对一次账目,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不能使管理脱节,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经常进行账龄分析。下列几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据、金额等方面的误差:

(1)产品结构为多品种、多规格;

(2)产品的回款期限不同,或同种产品回款期限不同;

(3)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

(4)客户不能够按单对单(销售单据或发票)回款。以上情况会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困难,定期对账可以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减少呆、死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

五、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1)投资主体对风险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

(3)投资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

(4)投资主体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1)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可以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一个或多个其他参与者。

(2)保险转移。保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4、风险保留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1)无计划自留。指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排。当经济主体没有意识到风险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风险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风险。

一般来说,无资金保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2)有计划自我保险。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

六、IT外包时怎样控制风险管理?

外包是一种合同协议,组织提交IT部门的部分或全部控制给一个外部组织,并支付费用,签约方依据合同所签订的服务水平协议,提供资源和专业技能来交付相应的服务。  外包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决策,也是有效管理的战略决策。服务质量、服务可持续性、控制步骤、竞争优势、技术知识等都是外包服务要考虑的内容。

七、什么是成本控制风险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与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和管理策略,对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及专项成本控制方法和风险管理,既强化成本控制,又有效防范风险,将风险管理方法与成本控制方法有机结合。

  主要对企业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成本控制风险主要论述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及成本控制风险的概念、产生原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等。成本控制风险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成本控制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与风险管理策略。成本控制环节和控制方法的风险管理,主要研究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和不同成本控制方法下的成本风险管理。专项成本控制方法与风险管理,主要针对专项成本的控制风险进行研究。

八、风险管理控制是什么工作?

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

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九、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例子?

事前控制就是采取预防措施提前防止异常发生,例如物料摆放挂上各种标识牌,防止误拿误用;车间划出叉车行进路线和行人通行路线,防止叉车伤人等。

事后控制就是采取纠正措施对已发生的不良进行围堵,减少不良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例如对不良批次进行隔离挑选;通过检验将不良品检出放在红色不良品箱中。

十、内部控制事前控制手段有哪些?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风险控制、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的内容

1、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要求单位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4、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5、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控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6、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7、系统自动控制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应尽量使用系统自动控制代替人工控制。

8、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